美團欲定義“餐飲軟件接口標準”,王興這夢恐怕會扯著蛋專欄

餐飲界 / 張艷東 / 2016-12-29 16:38:38
近期,美團點評新成立了規(guī)模為2000人的餐飲生態(tài)業(yè)務部,負責銷售符合其標準的餐飲軟件,美團點評將為平臺上的軟件服務商提供標準化對接,推動在商戶端的落地應用。

顯而易見,美團點評在效仿當年IBM公司為PC機全定義硬件接口標準的做法。IBM將集成PC分割成了電源、主板、CPU、內存、硬盤幾大硬件模塊,并允許廠商根據硬件的標準參數獨立生產。

這讓原本各自為戰(zhàn)的硬件公司,有了可參照的標準,空出大量成本投入到優(yōu)化產品上去,由此才誕生了諸如西部數據、金士頓等大批硬件巨頭。

美團點評的初衷是偉大的、愿望也很美好,可這個計劃太過于一廂情愿。

現在看來,餐飲軟件的行業(yè)特征、IPO對賭條約的盈利壓力、餐飲企業(yè)是否買賬,美團點評一個都沒有想清楚,就貿然出手了。

這條路的盡頭,注定又是一片黑暗。

做接口平臺要燒錢,對賭協(xié)議卻逼迫美團點評盈利

事實上,美團點評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,阿里巴巴在3年前就打過一模一樣的算盤。

而且失敗了。

2013年,阿里集團的“淘點點”項目,曾雄心勃勃希望與線下主流餐飲軟件做對接,徹底打通線上與線下餐飲業(yè)務。該計劃注資10億,在全國10多個城市試點推廣,但不到一年光景,就以失敗告終。

原因無它,就是因為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產品,面對千差萬別的線下餐飲軟件系統(tǒng),雖然說理論上可以打通,但實操上幾乎沒有可能性。

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餐飲管理軟件仍以傳統(tǒng)軟件和半SaaS軟件為主。這些軟件是軟硬件一體化的本地程序,若需升級就必須派專人到門店去進行現場改造。

對軟件生產商來說,賣掉軟件就能賺取利潤,維修是增值服務,并且成本已經計算進了售價中。而派專人到客戶門店去改造硬件,成本高昂,廠商沒有動力來干這件事,所以大部分開銷由淘點點來承擔。

參與該計劃的某內部人士告訴筷玩思維記者,2013年,阿里高層將20家國內最主流的餐飲軟件企業(yè)聚集在杭州,按計劃需要改造的門店數以萬計,足見其野心及決心。

但最后,淘點點打通線上線下的野心,還是被深不見底的燒錢窟窿吞沒了。

因此,美團點評若硬要興2000人之師全面推進線下設備更新,理論上也可行,但天文數字的成本,即使實力、品牌、資金雄厚如阿里都難以負擔,美團點評的底氣又從何而來?

更要命的是,年初美團點評融資33億美元,曾與騰訊控股等投資機構簽訂對賭協(xié)議,美團必須在兩年內IPO。

雖然失敗的詳細懲罰條款不明,但美團點評今年全面提升商戶傭金比例的消息不脛而走。

當美團點評高層不停在公開場合表明“商戶第一、用戶第二”、“做餐飲業(yè)的深度服務商”的決心時,依然明目張膽的得罪未來金主,想必其盈利壓力一定不小。

全面推進軟件接口這項工作的高投入,只會讓其財務報表愈發(fā)難看,若收支平衡都成為困難,美團點評的IPO目標只會越來越遠、離對賭協(xié)議的斷頭臺越來越近。

新興SaaS服務商興致索然,“收費的話絕對不做”

據了解,美團點評已入股天子星、屏芯科技等企業(yè),且正和多家智慧餐飲服務商緊密接洽。

目前,國內知名的ERP主流廠商餐行健、天財商龍、卓驥大家來、客如云、五味、來客等均已接入美團點評餐飲開放平臺。

但上述某知名SaaS服務商高層向筷玩思維記者透露,其與部分友商私下曾交流觀點,“大家都沒真實的需求,反正又不用掏錢,它愿意接就接,但要是收費的話絕對不做?!?/span>

餐飲SaaS系統(tǒng)與傳統(tǒng)軟件的根本區(qū)別在于:其核心程序在互聯網云端保存和運行,線下硬件設備的定位不過是操作終端,系統(tǒng)會在云端架構上不斷進行版本迭代、更新頻率以周為單位、升級成本低廉且高效。

簡言之,SaaS餐飲管理系統(tǒng)對硬件依賴度很小,某SaaS服務商在為一家客戶安裝完設備后,為對方快速布置了數十家門店,并且遠程完成了操作培訓和系統(tǒng)匹配的案例就是典型的證明。

按理說,BAT重金布局、代表未來趨勢的SaaS服務商們是美團點評的重點服務對象。但SaaS系統(tǒng)的核心是云端的程序,硬件通常選擇外包,可見其重要程度之低。

傳統(tǒng)餐飲管理軟件的價格通常較高,每臺5000至上萬元不等,而SaaS系統(tǒng)售價低廉,如嘩啦啦的全套系統(tǒng)不過3000元左右、二維火甚至有選擇性的將硬件費用全免。

SaaS服務商打造云端架構技術前期投入成本巨大,但售價反而較低。

這是因為對SaaS服務商而言,硬件和系統(tǒng)只是切口,向餐飲企業(yè)提供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智能化增值服務、供應鏈管理等才是其具備想象力的盈利來源?!百u軟件賺的錢一般都是付給渠道合作商的。”

要知道,美團點評做“餐飲業(yè)深度服務商”的本質也是大數據服務生意,在事實和商業(yè)邏輯上,美團點評與SaaS服務商存在利益沖突。

若SaaS服務商不愿出錢購買服務,美團點評“建立餐飲行業(yè)的IBM標準化接口”的前途就更加模糊,它將在未來徹底淪為一個只有投入、毫無產出的無底洞。

到頭來,美團點評除了又多了一個“賠錢貨”以外,別無所獲。

難以重獲商家信任,美團點評如何再續(xù)合作?

今年,商家們開始集體逃離美團點評的平臺,這儼然已經成為一股不斷蔓延的風潮。

2015年10月,合并大眾點評之后,美團成為獨角獸后開始忘乎所以。加上其對盈利的饑渴,隨即便露出了“店大欺客”的本來面目。

于是,美團點評走上了壓榨商家、提高傭金比例、逼迫商家推出大力度折扣的道路。如此手段,導致合作商家死傷無數。結果不光是餐廳,KTV、美容、酒店等行業(yè)均開始下架美團點評業(yè)務。

從今年7月開始,杭州的KTV陸續(xù)接到通知,傭金比例要從原來的3%直接提升到8%到12%。如此大比例的提高傭金,KTV企業(yè)很難承受。據報道,受抽傭提高的影響,杭州地區(qū)近80%的KTV下線了美團點評的團購業(yè)務。

盡管美團轉型B端的宣言人盡皆知,但該表態(tài)卻屢屢被現實打臉。

每家企業(yè)都有“成長路徑依賴”,成長路徑背后是決定企業(yè)成長的基因。騰訊依賴產品所以做不起來電商、阿里靠運營白手起家所以當年孤注一擲做搜索才會失敗。

更何況,原來以消費者為價值導向的美團,如今180度大轉彎要為B端服務,就像是癡人說夢。

現在,餐廳僅在營銷層面上依賴美團點評,就已經快被“榨干”。如果真的把最核心的財務、運營、后端全部托付給美團點評,不少從業(yè)者都心生恐懼“會被怎么搞死?”,誰還敢用美團點評推銷的管理軟件?

美團點評“互聯網下半場”的打法,是利用手中海量的用戶和商家大數據,為餐飲行業(yè)深度解決痛點和頑疾。

結合大數據和自身的算法能力,為餐廳優(yōu)化選址策略、供應鏈、調整菜品結構、降低人力成本等管理決策提供建議??雌饋?,做“深度服務商”或許是一條可行的突圍之路。

只是,以“燒錢策略”起家的美團,對資本市場的依賴深入骨髓。在盈利疲軟的窘境下,美團點評也只能不斷融資,簽訂對賭協(xié)議恐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。

任何巨頭改變航道,最稀缺的資源是時間,然而資本方卻往往等不及,這也是整個餐飲O2O市場的夢魘。   

本文來源筷玩思維,由餐飲界moderamystic.com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
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

媒體官方合作